家,承載著許多人對生活的最終幻想和歸屬;回家,更是出外遊子最終目標,但有些人卻無法達成這平凡的願望。一位美國籍79歲老太太貝蒂,1997年來台觀光時不幸病逝,在醫院太平間的冷藏室「住」了1年後,才由善願愛心協會幫她辦理了後事,至今等了20年,「貝蒂都已經99歲了,還是沒有人將她的骨灰領回」,會長郭志祥堅定地說:「我會繼續等下去,達成她想要回家的心願。」
郭志祥表示,貝蒂是協會第一起幫孤苦貧病者無償安葬、也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住在美國紐奧爾良的貝蒂,雖然是金髮藍眼的白種人,但卻一直堅信自己前世是中國人,所以當她得知罹患乳癌並多處轉移後,決定到亞洲展開她的尋根之旅。
善植牙過程願協會奔波 無人認領
1997年7月,貝蒂與友人從曼谷抵達台灣,不料,來台第3天貝蒂就在中正紀念堂因氣喘發作陷入昏迷,被送往台大醫院急救。氣切搶救成功後,貝蒂一度恢復意識,用顫抖的手吃力地寫下:「Go Home」兩個字,不久又再度失去意識。
以台灣人台北植牙身分 完成後事
這是來自歐美的先進全口植牙技術,在大部分情況下一次手術即可完成,能減少手術次數、手術時間和患者痛苦,費用上也比傳統全口植牙容易負擔,而且其特殊角度設計所以不需要補骨手術輔助,是全口缺牙及多顆缺牙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費用較低 - 無需補骨,省去補骨費用。只需一次手術即可完成 - 無需補骨因而減少手術次數,等待時間短。立即有牙 – 植牙當天立即有牙(臨時植牙假牙),馬上恢復美觀及部份飲食。找回豐潤外表,全口重建的假牙能模仿天然骨頭隆起的形狀,撐起你塌陷的組織,恢復自然的唇形,讓你看起來更年輕。
貝蒂的友人在盤纏用光後就先行返美活動假牙,沒有任何親友與醫院連繫,只知道貝蒂有一個義女住在菲律賓。貝蒂孤獨地在醫院昏迷1年多後病逝,並欠下250萬元醫藥費。
郭志祥說,1年後醫院社工告訴他貝蒂的故事,他下定決心要幫貝蒂完成回家的心願,但美國在台協會卻表示無權處理在海外死亡的美國人民遺體,無法洽商他人願意支付喪葬費用;在美國登報3個月,也沒有家屬出面聯繫。
最後,美方同意貝蒂可以台灣居民身分辦理後事,協會號召志工們幫貝蒂辦了一場中西合併的葬禮,也算是符合貝蒂相信自己前世是中國人、有輪迴轉世的想法。
遺願歸故里 繼續等下去
協會將貝蒂火化後,安奉在台北富德公墓靈骨塔,但一等就是20年,至今沒有人能帶她回美國的家。郭志祥說,除了會繼續等下去外,他也會換個角度想,若不侷限於華人的傳統家庭觀念,或許貝蒂在人工植牙某個程度上就算已經回家了。
一般牙齒缺損最傳統與簡單的方式就是戴牙套或作假牙,然而這樣的方式除了會磨損其他鄰牙的外觀外,也無法對牙床骨頭產生它所需要的刺激;時間久了之後,牙床骨與牙齦就會自然萎縮。加上失去牙根支撐的假牙,在承受咬合力量時,也不及自然牙原有的強度。但現在除了傳統戴假牙的治療方式,還有更進步的人工植牙治療方式可供選擇。由於傳統式假牙無法避免骨頭萎縮和會損壞鄰牙等等因素,因此各國的學者都想找出可以克服這些問題的治療方式。就在西元1950年,瑞典籍的Branemark教授在研究室意外的發現鈦金屬可以跟人的骨頭緊密結合生長在一起,並且不會產生排斥或發炎的情形,進而發展成早期的「人工植體」概念。後來在歐美等國的牙科界持續超過40年以上不斷地研發改進,將「人工植體」運用在牙科臨床上,便成為了植牙。現在的植牙系統臨床成功率皆已達到90%以上,並在美觀及使用功能上都有顯著的提升,已成為現在牙科界治療缺牙的主要選項。